把原有的地下人防工程进行适当改造,使之具备贮存水和进出水的功能。这项把废弃的防空洞变成雨水蓄水池的工程是南开大学的一项节水新招。
日前,天津市用水“大户”之一的南开大学推出节水新举措——《节水型生态校园规划》。这份薄薄的节水规划可让南开大学3年内节约用水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全校目前一年半的用水量,节省资金达1680万元。
《规划》中的重点是“雨水和再生水回用系统”,包括在原有校园地面排水管道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使之成为既能防洪、排涝,又能收集水资源的雨水排放装置;新建必要的雨水净化设施,并对原有的地下人防工程进行适当改造,使之成为具备贮存水和进出水功能的雨水蓄水池。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贮存在地下的雨水水质要远远优于洗浴污水和游泳池排水等再生水。据介绍,这些水可以保存长达一个月。
其设计者之一、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克勋说:“我们本着‘贴近自然、还原生态’的原则设计并规划了这项工程,目的就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充分、合理地利用废弃的设施收集雨水资源。”
贮水池藏水能力达3000立方米,一年平均贮水5次,夏季可收集雨水68402吨。而校园绿地需水量约为3万吨。也就是说,该项工程收集的雨水除了可完全满足绿地的生态需水量以外,还可用于冲厕、景观用水,并可以替换部分校内湖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