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再错,民航究竟怎么了
12日21时15分许,飞机抵达首都机场。终于到了,但舱门迟迟不开启。空姐说:“要等廊桥,正在联系。”
下了飞机,身心俱疲的旅客们各奔东西。旅客马先生的行李却左等右等不见踪影。到行李问询处联系,对方称查找一下。半天不出结果。此时已是夜里十点多钟。旅客再次向工作人员询问“要多久才能给一个确切的答复”,这位工作人员冲着旅客直瞪眼,没好气地说:“等会儿,这不正在查吗?着什么急?”
在旅客强烈要求见领导的情况下,一位工作人员才出来给填写《行李运输事故记录单》。晚十点半,马先生一行疲惫地走出首都机场,离从西宁出发已经整整12个小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机场出口处,没有工作人员查验旅客行李是否拿对。
13日上午近11时,机场行李问询处来电称:“行李还没有结果,会尽快查。”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没有音信。
航空公司应急管理亟待加强
飞机延误一拖再拖,行李丢失查无踪迹。有关人士认为,此次事件暴露出的不仅仅是服务、诚信方面的问题。在应对紧急情况方面,航空公司还有太多的功课要做。
据来自郑州的消息,此次航班头一天从香港飞北京,不知什么原因不能降落,后曾飞往武汉、成都等地,但是都未能被接收,最后在11日夜被迫降落在郑州机场,别说机上旅客们食宿成问题,就连机组人员都无人管、无人问。甚至机组人员也称:“国航在应急方面确实是有问题。”
旅客周女士说,自己经常坐飞机,也遇到过飞机晚点的事,但是最多晚一两个小时,没有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长达6个多小时实在太过分了。记者随机询问机上乘客,几乎所有旅客认为国航太过分,最起码应该道歉。
对于垄断行业的一些不合理的经营规则乃至“霸王条款”,老百姓早有怨言。一次偶然事件,折射出大型国有垄断行业在经营中的诚信等诸多问题。有关法律人士指出,根据法律有关规定,旅客购买了机票,就和航空公司建立了契约关系,这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关系,旅客有义务遵守民航方面的规定守时乘机,民航方面也有义务准时安全将旅客送达目的地。任何一方违约,都应为其违约的行为负责。
青海省知名律师马虎成说:“航班长达6个多小时人为因素的延误,显然是对双方合同关系的践踏,对双方建立起的法律关系和相关准则的藐视,给旅客经济、精神等方面造成的伤害和损失理应给予赔偿。”
许多旅客认为,国航的此次航班以“老大”自居,搪塞旅客,是一种违背承诺的行为,使旅客对其信任度消失殆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民航应该在认真践诺、取信于民方面做出努力。
据悉,旅客代表已通过国航投诉电话投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