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态度
看电影不是为看美色
也谈中国:中国女演员脸蛋太漂亮。
记者:性交易是否会让影片质量下降?我看很多被传说性交易的女主角都很漂亮。
文森特:美国的电影观众相对比较成熟,欣赏电影的水准比较高。看电影主要看的是故事、画面、演技、电影音乐等等,对女演员是否美丽不是特别在乎。美国每年能拍摄几百部电影,观众根本看不过来,只有优秀的影片才能得到认可。另外,美国的影评人水准也比较高,观众在决定欣赏哪一部电影前一般都会先看影评,然后做决定。一部电影如果仅仅是演员漂亮,没有好的内容和口碑,绝对会被美国观众摒弃。
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发现中国几乎每一部电影的女主角都特别的漂亮,这个情况在好莱坞是很少见的,好莱坞相当多的影片女主角并不年轻漂亮,只不过演技好。其实性交易使得一些这样的女演员得不到角色,也影响了电影质量。我想可能中国的电影观众不成熟,仅仅是喜欢看漂亮脸蛋。中国的观众花了很多钱去看的电影,其中难免经过了这种性交易的电影。
娱乐圈揭秘
性交易50年前充斥好莱坞
也谈中国:三大原因导致中国性交易现象。
记者:好莱坞以前好像也充斥性交易,我记得美国有部老电影反映的就是好莱坞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性交易情况。
文森特:是的,好莱坞几十年前也曾经充斥着性交易,那时有个短语,叫“挑选演员房间内的沙发”,讲的就是性交易。美国有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女孩也很无知,以为和导演上床就可以担任主要角色。于是有些骗子导演,也利用那些漂亮女孩的无知,许诺让她们担任主角,骗这些女孩和他们上床,但是上床后也没有角色可以给她们。但是随着好莱坞各种程序越来越严密,性交易的现象就很少见了。
记者:您觉得中国娱乐圈性交易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文森特:我个人认为,中国电影一般投资不大,投资方不仅少,也并不一定要求电影赢利,不会追究导演和制片人的责任;中国挑选演员的程序不够严密,导演或者制片人权力太大;中国没有演员工会,演员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
中国电影人说
专访在美从事研究的中国电影人王其声
体系成熟 “走后门”只负责推荐
中国导演事事“操心”
记者:出国前您曾在电影圈里混过,现在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能谈谈国内和国外的最大区别吗?
王其声:我的感觉是,国内导演的权力似乎很大,用什么人,戏怎么走,剧本怎么改,宣传怎么做,一条龙都包了。我在国内的时候,曾经和一位导演合作过,拍的是一个小成本电视电影,本来演员应该是导演、编剧几个人一起商量,不知怎么搞的,他一拍板就敲定了,也没有通知我们当中的任何人。后来在拍片过程中我又跟过几次,发现居然连剧务、场记都被他换成了认识的朋友。国外的分工则非常明确,每个人的职务是什么,就只管负责自己范围内的工作。导演主要就是负责他那一摊儿,指导演员排戏、安排进度等等,肯定是导演能拍板做的事,但其他的就轮不到他来负责了。
好莱坞名导更怕性交易
记者:在好莱坞,如果导演非常牛,他能不能拍板定下主角?
王其声:我只能说,我认识的国外知名导演中还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事实上,导演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声誉和未来的发展。西方和东方在对待性方面可能会有不同,一个导演性开放,一般会换来“性生活丰富”之类的评价,不会有人过多指责;但如果问题上升到“性交易”,就会导致该导演的人气、公众评价、信任度受损,严重的有可能以后都很难接片,基于这一点,还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了一时的痛快而去牺牲事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越是大牌的导演,反而越顾忌这一方面。事实上我相信你们也很少看到大牌导演的绯闻报道。
“走后门”也难免考试关
记者:国外难道就没有“走后门”的现象吗?
王其声:可能我们对“走后门”的定义不太一样。在好莱坞,一般我们叫做“推荐”。一部片子正在选角,如果你认识其中的某个人,可以通过推荐去试戏,但这只意味着你得到一个尝试的机会,并不能保证你最后一定能获得这个角色。可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个问题在好莱坞比较严重,比如《乱世佳人》的女主角费雯丽就是通过男友劳伦斯·奥立佛获得试戏机会的,当然,她的表现无可挑剔。那个时期因为实行明星制,因此,一些大牌的明星或者电影公司的老总可以拍板定人选。现在,电影业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此类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当然,在好莱坞“走后门”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好莱坞那么多华裔演员,白灵不是最出名的,为什么她能出演《星战前传3》?就是因为在此前的一个圈中影人聚会上,她结识了导演卢卡斯的女儿,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白灵就被引荐给卢卡斯了。但无论如何,这种“走后门”仅仅是帮助你走近门槛,至于最后能不能踏进去,不是卢卡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也得经过与其他很多演员同场考试,展现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