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北京朝阳一小区楼体出现裂缝 10户居民连夜转移

2006-7-31 10:52:21

  昨日,朝阳区科学院南里小区313号楼一单元,两名男子守在入口处不让任何人进入。前晚6时许,该单元的10户居民,因楼体出现裂痕而连夜转移,而该小区有三栋居民楼均出现不同程度裂缝。

  小区居民称,居民楼出现裂痕是因为与之相距5米远的工地施工所致。现该工地已停止施工。

  现状:3栋居民楼出现裂缝

  “楼体裂缝太大了,那晚313号楼一单元10户居民被紧急转移至宾馆居住。”昨日,年过七旬的中科院研究员王原仁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内以313号楼为首,出现裂缝的3栋居民楼,均紧邻一处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工地,工地内挖有十几米深的大坑。313号居民楼位于工地西侧,部分墙面出现裂痕,楼前的水泥地面龟裂下降,裂缝最宽处为2厘米。

  据王原仁介绍,早在7月26日,313号楼就已出现“倾斜”迹象,楼体出现裂痕。当时旁边的工地还向坑内回填了六米厚的土。

  313号楼一单元与二单元之间原本平直的楼缝成倒三角形展开,楼顶处裂缝最宽约8厘米,楼底较窄宽度3厘米左右,两楼中间遮挡楼缝的铁皮被撕裂。

  撤离:10户居民仓促转移

  守候在313号楼一单元的两名男子称,这个单元的十户居民前晚已经全部搬走了,至于为什么搬走,搬到哪里,两人称并不知情。他们只是工地派来照看着这个单元,晚上也会守在这里,此后记者在楼内逐户敲门,始终无人回应。

  住在313号楼另一单元的毕女士回忆,前天下午3时30分左右,她看到一单元的住户都拿着笔记本等物,往小区的联建办公室去了。她和几个邻居遂跟随过去,发现朝阳区建委的李主任正在给一单元的居民开会,会议内容应与楼体出现裂缝有关。

  毕女士称,前晚7时许,她看见一单元的居民集体撤出了居民楼。“居民撤离时比较仓促。有些居民离开时,家中甚至没关灯。大部分居民撤离时,身上并没携带日常生活用品。”

  原因:居民楼地基土被“抽走”

  居民康先生说,受相邻工地施工影响,小区内部分居民楼出现了倾斜和裂缝。他分析说,居民楼的地基深3米,在距地基5米的地方挖一个近20米深的深坑,会导致居民楼地基土层向坑内移动,如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出现楼体坍塌情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科理化发综字(2006)51号文件中看到,中科院对此事高度重视,该文件认同了康先生的说法,并表示造成楼体倾斜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在坑内抽取地下水,造成居民楼地基土流失所致。报告中恳请相关部门重视此事,以确保居民生命安全。

  小区外施工现场一位工人表示,他们挖坑是为了建一座地下工程,中科院家属楼出现裂缝后,工地暂时停止了施工,并紧急回填6米厚的土层。至于工地何时再恢复开工,他不得而知。

  新京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