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通“一卡通”悄然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有望实现一卡刷遍长三角,近日长三角信息化合作又有新举措,通过打造统一的信息平台,区域内手机通话可望免除漫游费用,实现异地通话本地价格;社保卡、银行卡也有望在区域内异地自由使用,轻松互通。
近日,一份《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正式亮相,这份信息领域的区域合作协议,将有效消除区域内由于行政区划造成的数字鸿沟、信息壁垒,真正打造一个互联互通的长三角,也将为长三角的居民创造更便捷、更连通的数字生活。根据该规划,到“十一五”期末,长三角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区域GDP比重力争达13%左右,集成电路、移动通信等产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具体目标是:城市间信息服务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信息产业共同发展;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得到普遍推广;区域信息通信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区域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上海市信息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区域信息合作规划将为长三角居民带来很多实惠。首先,三地信息与通信主管部门将引导各主营移动通信企业,开展长三角移动通信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促进构筑移动通信区域网络,实现异地通话本地价格,降低手机用户在区域内的通信成本。此外,“一卡通”仍是长三角信息化合作的重头戏。规划指出,要实现涉及区域社会事业重大应用系统标准兼容、结算便利、互通共享。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中的14个均有各自交通卡系统,规划将推进长三角城市间交通卡联网通用,形成同城效应。
交通卡之外,社保卡、银行卡也将一卡互通。根据规划,要探索区域内异地提取养老金、就医结算以及办理其它相关事务的技术解决途径,促进城市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为构建区域大社保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银行卡跨城市联网通用的合作力度,优化银行卡发展环境,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三地金融部门合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