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场·薪酬 >> 正文
互联网巨头中国高管集体上演“胜利”大逃亡(二)

2006-12-17 11:17:58

  Google高调进军中国市场之后,也同样选择了这样的模式。而Google还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监管环境和竞争环境。“Google产品和服务确实很好,但是每到周五,你可能就登录不了Google页面,这对于用户来说就是最差的体验。Google也不是不可替代的,用户自然就会转向竞争对手的网站。”有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互联网巨头本土化策略,从目前来看,大概有以下几条道路:设立全资子公司(如Google),全资收购模式(如eBay),合资控股的模式,以及雅虎目前和阿里巴巴采取的合资不控股的模式。

  而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本土化案例发生在日本。1995年11月,孙正义向只有几个人的雅虎公司投资200万美元,后来孙正义又陆续投资共计3.55亿美元,雅虎上市后,孙正义套现了5%的股票,但仍然是雅虎最大股东,而雅虎日本则是孙正义的直营店。这种输出雅虎品牌的合作方式,从治理结构上讲避免了漫长的决策程序,也增加了本土公司的竞争能力。而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就是在效仿雅虎日本的模式。互联网行业观察家洪波表示,这种输出品牌的模式可能更加适应当前的竞争环境。

  找到一群人

  另外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国际互联网企业能否找对人。“雅虎的战略没错,但是找的人一直是错的。”方兴东这样表示。“雅虎中国需要什么人?首先,是一个创业者,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是一个很具有创业精神的人。这一点,马云和周鸿袆很符合。但是,第二点,这个人必须全身心投入,一个人只能做好一件事情,雅虎中国就是他事业的全部。这一点,周鸿袆和马云都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套路,都有自己的孩子,都把自己当做雅虎中国暂时的保姆而已。但是,雅虎中国需要的不是保姆,而是真正溶于血肉的父母。其三,必须有深谙中国主流网民行为的能力,把雅虎的独特资源以及优势和中国具体情况高度结合。”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目前集体“出逃”的中国高管们,无论是MSN中国的罗川还是Google的周韶宁可能都无法全部满足以上这三点。

  而找到对的人,可能还包含了更复杂的含义。在高调进入中国市场一年多以后,Google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市场第三方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百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60%,而Google的市场份额只有25.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8%.

  务实的周韶宁一直在积极扩展Google的在华渠道。就在正式宣布周离职的前一天,12月7日,Google中国还宣布武汉龙腾时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为Google在华的授权经销商,在武汉地区经销Google AdWords关键词广告服务,这也是Google进入中国以来发展的第二十家代理商。

  但也有Google的代理商向记者表示,他们在做事的方法上仍然和中国市场有着很大的差距。“Google员工的素质很高,学习能力也很强,不过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外资公司,比如我们争取了半年才争取到直接电话沟通的方式,之前他们都习惯于发邮件。”

  这样的局面在周鸿袆接管雅虎中国时也遇到过,所有雅虎原来的员工对客户和合作伙伴永远采用邮件沟通方式,个性十足的周鸿袆自从辞退了那些只知道邮件沟通的员工后,业务才有了起色。

  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李开复目前也在和Google总部协调,希望能开展中美两地员工的交流计划。“比如从美国那边抽调一部分骨干员工,到中国来带徒弟,同时选派一些中国的员工到美国参与核心项目。”有相当接近Google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而这样做的初衷就是希望Google的中国员工能更多地感染和沿袭Google的创新精神,“让整个团队都保持创新的精神和意愿,不是换一两个领导人就能解决的,包括Google在内,所有的互联网国际巨头都更应当考虑这个问题。”

[1][2]
  中国经营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