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2006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将在上海盛大揭晓。
20家源自国外的跨国企业,3家源自中国的跨国企业,它们将角逐12个获奖席位。
如何看待跨国企业的影响力?此次评选活动的专业调查机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独立观察团的专家评委,以及这些跨国企业的高管都有自己的见解。
这是影响力的交响。这是思想的盛宴。今天晚上,让我们一起见证。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华投资设立的企业累计超过57万家,投入资金累计超过6650亿美元。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的外商投资来源地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外商在华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800家,在中国有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有480多家。
跨国企业正在由外来的经济因素,蜕变为中国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跨国企业对中国当地社会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又是通过哪些方式产生影响的?
为了量化跨国企业影响力,聚焦跨国经营战略,以更为具象的方式描述国际资本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自2004年起第一财经、上海外服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等机构共同发起并主办了每年一届的“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2006年是该活动的第三届。
《2006年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在华跨国企业影响力指数为78分,跨国企业的表现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认可;跨国企业影响力的竞争已经逐步超越产品和技术实力的竞争阶段,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及本地员工的尊重已成为跨国企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跨国企业得到普遍认可
2006年跨国企业影响力指数得分为78分。这表明在更加开放的中国社会,跨国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主要的经济载体已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跨国企业凭借其突出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赢得了中国公众较高的欣赏度和推崇度。
本次影响力指数从跨国企业的外部形象与内部管理两方面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跨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影响力为78分,外部形象影响力为77.8分,两者影响力大致相当。在内部管理上,我们可以看到公众给跨国企业在“管理机制”和“市场竞争力”得分较高,“危机管理”的得分较低;而在外部形象上,“公司形象”的得分较高,而在“公共关系”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
在多变而竞争激烈的现代商场中,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化解危机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在遭遇危机时能否处变不惊,进而借此扩大发展。但调查表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是时下中国跨国企业有待提升的方面。
比较2006年最具影响跨国企业的资本来源地分布还可以发现:最具影响跨国企业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在公众评选阶段入围的23家企业和最终的12家企业中,欧美企业都占到70%左右。从行业分布上看,电子电气、食品等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相对而言占据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