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 >> 正文
百度成2006跨国公司合作最大赢家(一)

2007-1-19 9:30:03

  2006,是百度与跨国公司合作成果丰硕的一年。细数百度2006年的“座上宾”:微软、诺基亚、英特尔、IBM、惠普、维亚康姆……都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巨头。这些国际巨头的纷至沓来,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既意味着百度2005年纳斯达克上市一年来声名与实力俱增,也可使人们从这些合作中管窥斑豹,了解百度2007年乃至更长远时间的业务成长的方向。更难能可贵的,百度与这些跨国公司的合作可能成为一个契机,让其培养起在世界经济舞台翩翩起舞的气质和胸怀,这也是最令关心民族产业和本土公司国际化发展人士期待的地方。

  毫无疑问,不管从哪个角度,百度都成为2006年,中国本土企业寻求跨国公司合作中最大的赢家。

  “中国特区”

  进入2006年,跨国公司与百度合作的消息就不绝于各大新闻媒体:3月,诺基亚;4月,英特尔;5月,IBM;7月,惠普;10月,维亚康姆、赛门铁克;11月,eBay;12月,微软……百度战略合作部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其实还有很多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上门,希望跟百度进行合作。但我们主要只选择相关领域内数一数二的公司进行战略伙伴关系的开拓和发展。”

  百度“挑肥拣瘦”的底牌在于其在中国及中文搜索市场上的绝对影响力。百度自2004年开始称雄中文搜索领域后,一直不断扩大这种竞争优势。日前,国内知名调查机构艾瑞咨询发布了2006年度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百度网页搜索以69%的数字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这也是继CNNIC和正望咨询之后,第三家权威调查机构宣布百度的市场份额超过60%的调查结果。百度以绝对竞争优势继续担任2006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领跑者。

  同时,百度的整体竞争优势也不断加强,除了网页搜索外,百度新闻搜索的市场份额也激增至60.8%,而在mp3搜索和图片搜索方面,同样雄居行业第一。针对这种全面领先的现象,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网页搜索方面的优势正带动百度其他垂直搜索服务的共同成长。

  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强势地位,也引发了2006年国际IT业界一个独特的现象——惠普在美国与欧洲是和雅虎合作,Ebay在美国和欧洲的合作伙伴是雅虎和Google,维亚康姆在美国的合作伙伴则是Google……这些巨头在合作协议中,都会有一个特别说明:合作不管牵涉的地域范围是美国、欧洲或全球其他地区,但有一个共同的条件,中国除外。

  而美国投资公司PiperJeffery的分析师Safa的对此总结则十分形象:“百度最近与诺基亚的合作跟Google在美国能获得的合作很相似——在美国,主流品牌都想跟Google能沾边;而在中国,这些主流品牌都希望跟百度沾边。”

  对于这些欲进入或加强中国市场竞争的跨国公司巨头们来讲,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的洗礼后,使得他们在选择中国本土市场合作伙伴时:不是依靠美国市场合作结下的交情,也不是倚重管理、文化等跨国公司之间可能引起的共鸣,而是根据市场状况,选取最具实力和品牌效应的合作伙伴。

  百度与竞争对手在吸引合作伙伴争夺战中的胜出,一方面生动映射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争夺的激烈。一方面也以强大的影响力和实力书写了国际IT界的独特“中国特区”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在总结这个现象时指出:此前的中国特区现象,是以政策优惠吸引国际资本在产业链低端环节进行合作,双方合作是不对等的,是以牺牲环境、资源和市场模式下的合作。而百度引发的这种“中国特区”现象,则是中国企业以实力比拼出来的一种平等互利下的合作。

  揭秘百度2007年4C战略重点

  梳理百度与这几大巨头的合作内容,可以破解百度在2007年工作的战略核心所在——百度在这个“强强联合”过程中,基本上是围绕着自己的搜索主业,按照IT、通讯、家电的平台布局,另外加上超强的内容整合(即4C),或在业务层面、或在战略层面上进行强化或提前布局。而对合作对象的甄选,同样按照是否与这个战略意图相一致的标准进行操作的。

  如在3月,诺基亚确定将在自己的新款中文手机中,与百度合作开发更便捷的移动搜索功能;4月,全球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宣布将和百度共同联手,开发中文搜索在其数字家庭项目中的应用。

  这两项业务一个跟手机上网无线搜索相关,一个跟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有关。据专家介绍,目前国际信息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4C产业(IT、通讯和家电,内容)正越来越相互连接和融合,产业相关度也越来越高,一个C的变化会引起其他C的变革。

[1][2]
  证券日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