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信 >> 正文
北京移动破解资费破冰 发起3G前夜的争夺

2006-5-13 13:24:22

  全球通是中国移动的核心品牌,全球通用户也一直是中国移动的高端核心用户。近日,在业界一片质疑声中,北京移动开始了全球通资费调整的破冰之旅。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跟踪,但专家指出,此举不仅将重新吸引因移动资费偏高而转向联通的个人用户,同时,还能更有效地防止用户向竞争对手阵地转移。易观国际总裁于扬也认为,此次运营商资费下调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还在其次,未雨绸缪、提前捆绑3G用户是其真实目的。

  降价“变质”

  事实上,北京移动此次资费调低性质与以前单纯与联通之间的竞争完全不同,在3G关前,这次降价更重要的目标是中国电信这样的固网运营商。

  犹抱琵琶半遮面,含蓄的3G近日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几经证实,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分别获得了188和189号段,加之此前中国移动的159号段和中国联通的153号段,四大运营商均已拿到3G号段。同时,最后一轮TD商用的外场测试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日前信息产业部还公布了TD面向未来的具体研发计划。如果将2008年奥运会作为3G商用成熟的时间底线,可以确定的是3G牌照的下发已为时不远。

  选择现在进行资费调整,中国移动可谓煞费苦心,显然提前捆绑3G用户已被其提上了重要日程,而此次博弈的重点既有中国联通这个移动网络的老对手,更有中国电信这样的固网运营商。

  不管最终将获得哪张牌照,拥有丰富大客户资源的中国电信都将开始角逐移动网络。据一位熟悉中国电信的业内人士介绍:“上马3G之后,如何充分地利用自身固网的优势已成为其重点关注的问题。例如中国电信在使用其号码百事通的企业里,推出固网和移动网内通话免费,就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他补充说,“如果到那个时候,只有移动网络的移动和联通再发力就为时晚矣。”

  另据最新消息,北京联通紧随北京移动的新资费方案也正在报批,消息人士透露,新方案中包括“接听时限不设上限,且资费低于移动”的被叫套餐。如果此方案获批,则意味着联通用户将可能以每月低于10元的价格接听所有来电。由此,充分利用时间优势,抢夺未来市场先机已被两大移动运营商快速提上了日程。

  调整“变法”

  由于此次资费调整的动机与以前不尽相同,中国移动在调整的策略上也做了相应的改变。

  之前,移动运营商关于资费的调整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最早在二三线城市,地方移动运营商就分别推出了“本地通”、“校园卡”等特殊号段,这些号段往往只限制在固定区域内使用,接听免费或收取极少的费用。以2003年河北保定为例,当地的大学生当时可以享受河北联通网内接听0.05元/分钟、拨打0.15元/分钟的优惠价格,也可以用河北移动拨打0.2元/分钟,接0.1元/分钟的资费标准。这种资费标准,一般大学生都可以承受。

  而在2003年的北京,北京移动用户最低的资费标准是接打0.4元/分钟,外加多少不等的月租。尽管迫于小灵通风靡一时的竞争压力,北京移动也曾推出了“99套餐”业务,但其他中心城市,如广东、深圳、上海等资费的实质性调整则是从2004年,在小灵通推广迅速和中国联通资费下调的双重压力下开始的。

  与之前不同,此次旨在争取3G用户的资费调整则首先从中心城市的核心用户开始。“3G商用,需求最早将存在于沿海发达城市,那么这些城市里的高端用户将成为移动运营商追逐的焦点。”百纳电信咨询总裁邓志诚指出:“这些用户当中一大部分是企业的管理层,使用着中国电信的固网电话和宽带,如果不提前做准备,3G牌照发放以后,后果将不堪设想。”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调整对象也有所不同。前几轮资费调整,中国移动的主要对象是神州行和动感地带用户,意在增量。2005年7月,北京移动就曾针对北京地区的动感地带用户,大规模下调资费标准,以扩大用户群。而此次资费调整北京移动选择了从全球通用户开始。于扬认为,此举意在更好地维护核心用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值。

  相机而动

  “以前时机不成熟,”邓志诚告诉记者,“北京地区的资费坚冰之所以迟迟未破,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地区具有政策导向性,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必须进行综合利益的平衡。”而现在,时机成熟了。

  这个时机就是增值业务已经强壮起来,通话费已经不是中国移动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来自水木清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总体市场规模达到415亿元,预计2006年将达571.5亿元,而凭借WAP、彩信等增值业务,中国移动已取得了不菲的收入。“增值业务收入的增加使得中国移动在下调资费的同时,不仅可以保持利润平衡,甚至为增长提供了可能。”百纳电信咨询CEO陈良认为,下调资费不会带来话费收入的急剧减少,反倒有可能吸引大量优质用户的情况下,提高增值业务的收入。

  根据沃达丰、SK等国外运营商的经验,一旦3G推出,新业务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只能通过更低的价格和大规模的业务绑定来凸现优势,因此更大规模的降价活动不是意外。“这只是开始,”于扬预计,“未来8~12个月内,降价措施还会继续出台。”

  中国经营报·李清宇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