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信 >> 正文
移动即时通变局 运营商未雨绸缪重划版图(二)

2007-1-22 10:40:28

  同样在2006年的12月,承担飞信技术支撑的易通信诺公司解散,股东撤股。这家成立时间不长的公司原本就是为了飞信而诞生,但未到一年,中移动已经不再有耐心。负责易通信诺与中移动合作的对外事务人员对记者表示事出突然,中移动单方面停止合作,并未告知明确原因。这种看似暧昧不明的态度,在12月中旬甚至为飞信招来了“飞信进程中断”的流言。

  但腾讯迟迟下不了决心与人分享用户群,直到12月26日,腾讯公关部仍对记者表示“与中移动关于移动QQ的谈判还在继续,无法对外界的疑问给出任何回应。”但紧随而来公布的双方合作备忘录,不但预示着移动QQ有并入飞信的趋势,而且表明腾讯最坚硬的壁垒彻底打破,PC上的QQ业务面临互联互通。从公告本身来看,中移动在这场合作中将获益颇丰,而腾讯却看不到明显的合作回报。

  就在腾讯宣布与飞信互通后的一周左右时间,信产部下发《关于开展电信行业“诚信服务放心消费”行动的通知》,首度向运营商施压,要求其在与增值业务商(SP)合作时,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忽视SP们的正当权益。只是对腾讯来说,这一纸通知来得似乎有些迟了。

  但也许值得腾讯庆幸的是,投资者对这一合作表现非常热情,公告发布当日,香港联交所内腾讯股票出现大量买入,股价上扬至27港元,成交量高达26.8万股。

  运营商未雨绸缪

  腾讯的IM战略与中移动紧靠在一起,对众多市场角逐者绝非好消息。令他们担心的状况将是飞信QQ在移动IM领域一家独大,而更令他们担忧的莫过于,中移动在这个市场排除异己之后,自身也不能开创独家繁荣局面。“我们把2007年看作是基于IP技术的移动IM元年,相信用户数量和收益都将是爆发性的增长。”作为移动IM市场新秀的PICA公司(掌中无限)CEO梁晖说。抱有相同期望的IM公司也一样不希望有任何大的波动影响这个预期中的丰收年景。

  对于这样的担忧,中移动一如既往地维持沉默,相关发言人不愿意发表任何看法。但王煜全则表示理解中移动的态度,他认为外界把移动运营商过于神秘化了:“中移动也在数据业务的探索中,并没有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挟持着颠覆这个移动IM市场、一统天下的野心而推出飞信,移动虽然是网络的建设者,但缺乏行政监管权力,它现在的举动更多是自身业务的未雨绸缪。”

  这位熟谙运营商思路的咨询人士还对中移动的飞信作了一番背景分析:“话音业务是移动的传统基础业务,但是数据业务和依附于它的IM厂商近年来表现强劲,使得移动不得不担心数据业务总有一天会绕过政策关隘附加话音业务,从而侵蚀其传统阵地。”

  事实上运营商的担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现实,尽管尚未在手机上达成即时语音互聊,但是语音以录音形式的传送已经通过IM在手机上得以实现,移动运营商无法坐视包括移动QQ、移动MSN甚至更多新兴的IM厂商利用自己搭建的短信通道和GPRS通道一点点挤占话音业务的市场。正是这样的态度转变使得诺盛电信分析师汪杰认为,“移动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手中的客户资源,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越来越谨慎。”

  因此也不难理解易通信诺公司遭遇的突然尴尬。就在腾讯与移动飞信合作意向公布的前几天,从中移动内部传出要对飞信进行技术合作方招标的消息。一份辗转流传于网络各大论坛的飞信评测报告也侧面证实了这一点:功能过于简单、界面粗糙是飞信用户对它的普遍评价,而占用的内存比功能完善且形像精良的移动MSN要大上10M,也是飞信给人“入门级IM”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晚于飞信面世的联通超信似乎有更为细密的前期准备,无论是通信质量还是测试推广,都极为沉稳,联通总部增值业务有关人士的“超信商用时间不会晚于飞信”的表态也一度给风雨飘摇进程中的飞信造成了莫大压力。王煜全对此的看法是“飞信的确需要更强的技术力量支持。”

  此举也进一步印证了中移动对于飞信的慎重态度。毕竟,除了切入移动IM这个新兴市场,飞信的另一层实际意义,则是补充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成为面向企业客户的重要卖点。2006年8月发表在美国《商学院》的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移动的新商机所在,文章指出移动数据业务将是中移动未来利润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而企业移动数据业务的收益有望占到全球移动运营商总收入的50%以上。

  梁晖认为,应该把移动IM放在3G大背景下看待,“它将是3G的杀手级应用”。百纳电信咨询的观点则是“将互联网增值业务和3G业务进行整合,抓住未来3G用户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推广策略,并对移动IM的商业模式不断完善,才可能将移动IM的潜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而这一佳境的前提是移动IM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服务平台。无疑,运营商将对这一环节具备决定性作用。

  从2006年10月28日开始,联通也开始了内部测试自己的移动IM“超信”,同样实现了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手机、PC、WAP甚至是声讯等不同终端的交流。而最新的消息称,中国联通的移动IM超信已经进入了试商用阶段。联通已于2006年12月底向各省分公司发出了从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试商用通知。

[1][2][3]
  互联网周刊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