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液晶产业的小弟弟
“目前看在全球液晶版图中,我们仍然是小弟弟。挖人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做。”在金波和上广电高层心目中,技术研发能力将直接决定上广电乃至中国大陆,未来在全球残酷的液晶产业大战中能否存活下去。
中国大陆液晶产业发轫于2003年。当时,京东方收购了韩国的现代集团的液晶显示器业务,但仅限于小尺寸液晶面板。2004年,上广电和日本NEC宣布耗资10亿美元,投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紧接着,京东方宣布耗资10亿美元在北京独自投建了第二条五代线。大陆企业由此开始真正挤入了全球轰轰烈烈的液晶产业大战中。
大手笔布局背后,尴尬也很明显———有些东西是钱买不来的,液晶技术就是如此,中国大陆的液晶技术只能从零开始。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是把液晶面板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扶持,明令禁止企业向外转移技术,台湾当局甚至明令禁止企业在大陆设立液晶面板生产线。据透露,这点让20位台湾籍技术人员心理压力也比较大。
事实上,由于被挖来的台湾籍研发工程师身怀技术特长,此前已经和台湾雇主签署有“竞业合同”,上广电有些担心挖人会违反这些合同,同时上广电也害怕与这些工程师前雇主台湾企业间出现知识产权纠葛。
一切只能小心翼翼。
“有钱人的游戏”
技术研发之外,资金也是一道坎。上广电内部消息称,上广电正在打算与日本夏普合资投建六代线,但由于日本政府对液晶技术外移的限制和资金问题,目前双方还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上广电总裁顾培柱现在整天在全球到处奔波,为公司未来产业投资募资金和寻求技术合作方。
液晶产业历来是有钱人的游戏——五代线一条10亿美元,现在最新的八代线技术则需要18亿美元,这就为后进者筑高了门槛。
在液晶产业,谁有资金谁就可以不断设更高的世代线。由于世代越高的生产线能够经济切割成更大尺寸的液晶电视,全球液晶巨头都在疯狂地扩建新世代线。LG-飞利浦目前的七代线已经投产;液晶鼻祖夏普方面,甚至八代线都已量产。
而在中国大陆的企业六代线现在还没有明确的信息。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接触了多家液晶面板企业高层,他们反映最大的问题是钱的问题。无论上广电和京东方,现在都面临资金困境。京东方可能会两年巨亏。而上广电旗下的上市公司同样业绩不佳。这些企业不断对政府发出呼吁,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大力支持,否则他们在残酷的液晶产业大战中会败下阵来。
眼下,除上海在极力打造液晶面板产业外,同样希望在液晶产业能有所作为的,还包括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无锡、南京等众多城市。北京现在有京东方设厂,昆山有台资背景的龙腾光电,深圳则有聚龙光电。
上海大手笔布局“双兆”
上海目前走在其他城市前列。在上海的十一五规划中,液晶产业被重点强调。
据了解,当时上海市政府在讨论要不要培养液晶产业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反对者认为液晶产业风险过高,搞不好政府都被套进去;赞同者则认为未来液晶产业有很好的机会,培养好的话会成为继集成电路之后上海的又一个核心产业。
“上海市政府最终决定投建液晶面板,这有点效仿台湾的做法。当年上海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也借鉴了台湾的经验。”上海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台湾把集成电路和液晶面板称为“双兆”工程。
此后,政策的大力支持、上海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使上海及周边地区迅速积攒起吸引力。
除了上广电本身在上海投建五代线外,台企资金背景的龙腾光电落户昆山。深圳市政府曾经极力挽留深天马在深圳设立四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但深天马高层在上海拜会了市政府有关人士后,也被上海市政府的规划所吸引,决定落户。目前深天马在张江的工厂已经开工兴建。
液晶产业配套企业目前也逐步在上海落户设厂。不久前,上广电和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合资的玻璃基板工厂刚刚宣布开工,明年9月份量产,其生产的玻璃基板将直接供应给上广电旗下的五代线试用。几乎是同时,上广电又引入了富士胶片公司在上海设立彩色滤光片厂,总投资将达到2.67亿美元。“其他的彩电或显示器的代工厂都在逐步引进,最终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上广电总裁办有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