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场·薪酬 >> 正文
评论:外企人才短缺敲响教育警钟

2005-10-20

  近日的两条消息让人们对中国的教育如何适应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而感到担忧。

  两条消息都来自国际著名的咨询机构,一条来自翰德国际,他们最新公布的《就业调查报告》表明,在华外企将加强人才本土化战略,68%的跨国公司在明年计划增加人手。

  另一条来自麦肯锡,他们在一份名为《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提供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但适应要求的人才缺乏使跨国公司在华遭遇人才短缺,这将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中国每年新培养出160万名工程师,是美国的9倍。然而,只有约16万名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这个比例,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这两条消息告诉人们,我们的高等教育所“生产”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其实,不仅是外企缺中高级人才,中国企业也在闹人才荒。李东生在TCL国际化的过程中,觉得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人;专家认为,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转型,最大的短缺是国际化服务人才;在“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我们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要让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这些都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决胜因素。香港屡屡在各种评比中获得最佳营商坏境的称号,其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制度和人力资源优势。因为拥有充足的国际化服务人才,服务业甚至成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教育是个服务行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面对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发达国家都在研究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相比起来,中国高校的服务能力滞后。突出表现是,我们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视语言能力、应用技能等市场要求。在去年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伯林格认为,全球化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但中国大学大多“眼光向内”,对激烈变动的外部世界关注不够。加拿大开瑞博大学国际部主任辛迪。麦克里德认为,全球化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适应能力、国际交流能力以及创新取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加坡国立大学则提出,大学教育服务于全球化,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要培养人才有全球的理念,第二是让学生有创新激情,有批判创造的思维激情和终身教育的激情。

  现在,中国的一些高校也意识到了这种压力,在努力进行一些适应性改变。但是,受价值观和师资水平的限制,改变往往难以到位。比如说,在这几年的物流热中,许多学校设立了物流专业。可是,全球快递业巨头DHL却认为,中国的物流教育离工作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为此,DHL近日宣布,要在上海建立DHL物流管理学院,以培养公司需要的高级物流人才。

  作为服务行业的高校,其生产的产品——大学毕业生在市场上严重过剩。从翰德和麦肯锡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有大量的市场需求未被满足。面对市场提出的明确需求,我们的高校如何应对?这是一个长期的考验。

  深圳商报·苗凡卒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