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告百度也折腾了一段时间,本不想用这种下半身的话题突出题目,却着实找不到更加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天极的这一举动,事件的当初,可能一个连接的错误让天极抓住了小辫子,紧接着天极表示了愤怒开始声明、声讨,再接着利用天极的媒体优势开始做专题,做报道,这都能理解,符合我们的思考规律,大部分明眼人一眼便能看穿天极的把戏,不过是万千的炒做中的一个,有人说,新闻是炒出来的,没有炒做,新闻就不叫新闻,这我同意,我深深的了解,一次新闻炒做对于品牌的提升有着莫大的好处。无论你是受害者,还是害人者,都将吸引众人的目光。但是这次天极我想说你真的玩大了,你无非是想提升自己的品牌,做戏做的像你这么真的还真是少,尽管你天极占了理,尽管百度为点击欺骗的事情闹的分身无术,尽管富士康事件刚刚告一段落(有人说,这TM跟富士康有什么关系,我想说这互联网就跟唱堂会一样,好不容易富士康事件聚起了大家的眼球,不多唱几出岂不是很可惜),让我们看看天极都做了些什么?
天极网买下《电脑报》整版广告 强烈谴责百度恶意操纵搜索结果
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参与策划天极百度事件
不难看出,天极在对百度事件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新闻策划、包装、操作、造舆论,但是天极的对手是百度,真正做互联网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网站主动阅读和搜索过来的用户的比率是多少,况且在整个互联网大环境下,百度已经有了压倒性的优势,确切的说别说一个天极、就是十个天极也影响不了百度,如此的攻击百度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些效果,从长久的发展考虑,百度真的是那么好惹的么?
不可否认百度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小网站、小公司告百度目的是为了赔偿,大不了再换个域名,换个产品名,但是作为互联网大型企业,去撼动几乎垄断搜索的百度着实要谨之又慎,并非百度是老虎的屁股,做宣传、炒做这些个公关手段无非是想把我们名声更响一些,将来得到的利益更多一些,就像是在中关村电脑节的高峰论坛上,20多位全国最优秀的电子卖场的老总在互谈经验,一位电子卖场老总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企业不是搞跨隔壁的竞争对手就是胜利,即使你的竞争对手被你打败了,那么还会出现第二、第三……层出不穷的竞争对手,不如抛开门第之间,用硬性的竞争与软性的合作与你的对手共同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双赢”,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互联网,对于网站来说,搜索与我们唇齿相依,与其之争朝夕,不如加强合作,靠踩着别人的肩膀望上爬,的确是有些鼠目寸光。
最后想说这事件中的2个疑点,根据电脑报上的新闻稿描述:9月7日上午,天极网用户接待中心突然接到许多网民电话,都是询问同样一个问题:百度搜索引擎上的天极软件搜索结果怎会自动跳转到另一家软件网站?
疑点一:网民在搜索结果的时候一般之注重于结果,能给天极网用户接待中心打这样热心电话的肯定是天极网的忠实用户,如果能在天极网上搜索到的结果为什么不在天极网上搜索,而这些热心肠的忠实用户却在百度上搜索天极网上能搜索到的结果?
疑点二:同一时间接到网民的许多电话?看来真的是很多忠实的网民都选择了去百度上刻意查找天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