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广东部分地区遭冰雹袭击 白云机场关闭(二)

2006-11-22 15:10:55

  天河立交积水最深达2米

  昨天下午16时左右,天河立交桥底水浸街3小时,水最深近2米,3辆小车在此熄火,还有3名骑助动车者摔倒在水里。广州大道和天河路交通因此阻塞几公里,行人都赤脚趟水过天河立交桥底。

  市民王先生说,“16时左右,天河立交桥底开始出现水浸街现象,水势上涨迅速。不到半小时,水漫入桥底花坛内,最深处达2米。一下子,广州大道和天河路方向的车辆都困在桥底,并导致这两条主干道严重阻塞,车辆绵延几公里远。”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桥底有辆宝马车从水里往北冲,突然熄火。旁边车道上另一辆小车也往北冲,同样熄火。最后,这两辆小车都被推离现场。时隔不久,从广州大道南方向开至天河立交桥底的一辆小车也熄火在水中。现场李小姐讲,本次水浸街行人没出意外,反而3名骑助动车者,因不明水深状况,硬往前冲栽倒在水中。后来,两名环卫工人用工具搬开桥边的下水道盖子,水位才有所下降。至19时,雨已停,但此次水浸街现象依然很严重,当地交通秩序仍然阻塞。

  赤沙南约新街逢大雨必积水

  昨日16时许,海珠区赤沙附近的南约新街因为下水道排水不畅积水高达30厘米,附近居民不得不卷起裤脚从旁小心通过。据了解,这一路段逢大雨就会积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宽约10米的街道上,中间的机动车道已完全被水淹没,积水最深处达30厘米,车辆驰过掀起阵阵水浪令人行道上的行人避之不及。此时正是下课时间,周围几所学校的学生途经此处,只能把裤脚高高卷起,从旁边的高处小心走过。

  海绵街果然吸水

  市内首条透水性马路雨后不再有积水现象

  “以前一下雨,整条街上全是积水,现在一点水都没有,干干净净。”在荔湾区陈家祠北边的龙源社区透水性马路现场,记者看到以往大雨过后水浸街的景象不复存在,附近居民对此无不拍手称快。

  17时许,记者来到日前铺设完毕的市内第一条“会喝水”的马路,荔湾区陈家祠北边的龙源社区。经过近3小时的大雨洗礼之后,这条长260米,外表和普通水泥路没有太大分别的马路上,没有一点积水的痕迹,路面上除了周围的水泥带上有少量雨水流过,基本看不出这里是刚刚经历过一场大雨。

  “我们这里以前一下雨,积水就可以淹到膝盖位置,附近居民出入非常不方便。”居住在附近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听说这里要建成一条不会积水的道路,居民们还不相信,今天这场大雨之后大家看到原来的水浸街已经没有了,心里自然非常高兴。

  据了解,中山七路龙源社区地势低、街道狭窄,是典型的老城区内街代表,而该路面每平方米每分钟就能吸收270升左右的水,广州雨势也不过100毫升/分钟,因此,这种透水性路面的铺设可以减少水浸街现象。

  突发状况

  狂风摧树,压烂墙砸坏车

  大树横眼前吓懵收银员

  “我真的吓了一跳,正收着钱,就听到'轰'的一声,大树就倒在了我的面前。”昨日狂风暴雨突袭广州,海珠区荔福路一棵高约10米,直径30厘米的马尾松被刮倒。大树不仅将马路和人行道截断,树枝末梢甚至伸到了马路对面一家超市的收银台内,当时正在收银的工作人员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吓懵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倒下的大树根部全部翘出地面,临街的一堵砖墙被大树压得四分五裂,停在路边的一辆小面包车车尾也被砸得扭曲变形。“真是无妄之灾啊,我这车没买意外险,哎,倒霉!”车主站在车边无奈地跟周围的人说。

  由于这棵大树将整条道路全部堵死,下班的居民、放学的学生不得不从树底下弯腰穿行。17时左右,多名市政、路政工作人员将这棵大树从路上移开,该处才恢复通行。

  专家解说

  入秋推迟一个月今年天气很反常

  广州近期气温偏高,入秋时间一推再推。比常年推迟1个月入秋,这是十分少见的。专家推测,从周期的变化因素看,今年暖冬的可能性偏多。未来可能“冬暖春寒”,又或者“大暖大冷”反复交替出现,还可能发生阶段性强降温。

  据悉,今年不单是广州,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季或冬季都偏迟到来,甚至有些植物,如桃花、桑树等两度开花,即春花秋开,大有暖冬来临的迹象。

  经过对多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气象专家得出,未来天气趋势有两种可能:一是冬暖春寒,二是今冬大暖大冷的天气反复交替出现,还可能发生阶段性强降温的天气现象。专家称,冬季天气偏暖幅度越大,倒春寒天气出现的几率就越大。

[1][2]
  信息时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