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正文
香港富商被害案杀手自请死刑 曾是抗洪英雄(一)

2006-11-2 15:07:59

  枪声响起,子弹近距离击中林汉烈左脑。在众人的尖叫声中,他冷静地将已经卡了壳的枪口对准旁人,慢慢退出茶室

  那年年底复员回家后,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家庭负担。杨文家七八亩地,种着蓿麻、稻谷,弟弟还在念书。96年父亲杨立夫租了10多亩地,却遭遇水灾,欠下了1万多元的债务。母亲罗泳娥的服装店也惨淡经营,一直亏损,负债几千元

  杨文对待战友却是极其慷慨。“他的战友没有找到工作,就住在他那里。工资也取了出来,谁没有就拿去花。”

  在98年长江抗洪期间,他把救生圈让给了战友,自己最后撤离,“被荣记三等功”

  杨文从卫生间走出来时,右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手中多了一把上了膛的口径为7.62的五四式手枪。他不慌不忙地走近坐在座位上品茶的香港亿万富豪林汉烈。

  枪声响起,子弹近距离击中林汉烈左脑。在众人的尖叫声中,他冷静地将已经卡了壳的枪口对准旁人,慢慢退出茶室。

  “媒体报道说我像《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2005年底,在深圳第二看守所,杨文对他的辩护律师王利民讲述了作案经过,一反冷静本色,全身颤抖。

  2002年11月30日,这宗发生在香港的雇凶杀人命案不久即轰动全国。随后不久,杀手杨文在湖南张家界被抓获。今年10月25日,他站在了深圳第二中院被告席上,同案还有5名被控幕后指使者,1名同伙和1名涉嫌窝藏罪的杨文战友。

  在他湖南老家沅江市定华村,至今流传着一个说法:“杨文最后一次逃回家,戴着墨镜,提着密码箱,里面全是港币。”本报记者了解到的事实是,2002年底偷偷潜回家时,杨文穿着一身陈旧的军大衣,一言不发,据说吃了3个鸡蛋后便走了。至今,熟悉他的村民仍不相信他是“杀手”。

  “想到可以拿10多万元给家里,这样在乡亲邻里之间比较光彩。我太爱面子了,搞到钱人家才看得起。”杨文在看守所里曾这样对媒体说。他给家里留下了14万港币,据律师王利民说,他的“佣金”总共才17万。

  一个讨人喜欢的农家娃,优秀退伍军人,普通的打工者,最终变成了一个雇佣杀手,法庭上的杀人嫌犯。十年间,杨文的角色陡变让家乡人百思不得其解。

  来到深圳

  高颧骨,粗眉毛,前额微秃。在通缉照片上,杨文更像是一名农民工,而不是人们印象中满脸暴戾之气的杀手。

  1998年,21岁的杨文混入南下打工大军,来到东莞。

  那年年底复员回家后,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家庭负担。杨文家七八亩地,种着蓿麻、稻谷,弟弟还在念书。1996年父亲杨立夫租了10多亩地,却遭遇水灾,欠下了1万多元的债务。母亲罗泳娥的服装店也惨淡经营,一直亏损,负债几千元。

  杨文的一些战友常来家中做客。他有湖南人天生的豪爽、仗义的性格,总是热情款待。但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很快成为了他的心病。抱着减轻家庭负担的想法,他决定外出闯荡——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重大选择。第一次是决定当兵。

  为了少付车费,他故意在离过年只有十多天的时候出门。“我劝他过完年再走,他不肯。”母亲罗泳娥回忆。家里给了他1000元,他留下了400元,对母亲说作为家里的生活费用。一走就是3年。他从不告诉家里人他的打工状况,罗泳娥只知道他在广州(实际上是东莞)一家印刷厂当保安,每个月五六百元工资。每次打电话,他都只问“爸爸、妈妈好吗”;母亲关切地问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他只回答一个字,“好”。

  “他很要强,从不跟我们说生活有多苦,我们也知道的。”罗泳娥说。父母相信杨文不会走歪路,因为“家里一直对他很严”。

  在邻居和小学同学眼中,杨文是一个沉默寡言但懂礼貌的人。而他喜欢跟父母、弟弟说悄悄话。自南下广东后,杨文只回过两次家,每一次回家母亲总是“开心得要死”。她说:“早上带我出去到处看,逗我开心,晚上就给我按摩,跟我说小话(悄悄话)。”

[1][2][3]
  南方周末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