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 >> 正文
互联网:从1到2的艰难跳跃(一)

2006-12-30 10:13:13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善于利用结构性趋势的人几乎肯定会获得成功。

  如今,整个ICT产业都面临着这样的结构性变化:互联网从Web 1.0到Web 2.0,正在艰难地跨越着数字鸿沟;PC产业链从最上端的芯片厂商到末端的整机厂商,都在进行着震荡;通讯在迈向3G的同时,必须要接受互联网以及更多新技术的冲击……

  一个变革的年代,一场未来之战爆发——看到这样的结构性变化,找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利用这个变化的机会,就是未来的成功者。

  1.0吞噬2.0

  曾被风险投资津津乐道、被认为引领互联网革命的Web 2.0网站,如今反被传统互联网企业逼临绝境。“Web 2.0刚出现时,传统互联网巨头都在观望,后来发现它很火,马上将其作为一个模块引入,并后来居上。大量Web 2.0网站为传统互联网企业打了头阵,最后却多数成了炮灰。”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谭斌对2006年Web 2.0网站昙花一现感到惋惜。

  Web 2.0网站刚刚大量出现时,互联网业逐渐呈现Web 1.0网站和Web 2.0网站的分化。如今两者的界限再次模糊,众多红火一时的Web 2.0网站江河日下。喧嚣许久的互联网企业因为某种形式的回归而冷寂下来。

  巨头仍是巨头

  从Web 1.0跨向Web 2.0,互联网革命看似简单一步,却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

  “事实上,无论广告收入还是流量,这两年新兴的以Web 2.0为概念的网站都没有对传统互联网企业有实质性的冲击。”计世资讯分析师刘冰告诉记者。

  传统网站有资金、流量和技术优势,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切入Web 2.0,所以虽然博客、播客、网络视频等本来都是Web 2.0的产品,却被新浪、搜狐这些传统网站做得更好。在谭斌看来,Web 2.0网站因为提供运作模式的借鉴,反而帮助了传统网站挤压自己的市场空间。博客刚出现时,新浪只是在一旁观望,等充分了解博客的运作模式和社会效应后,才适时地推出名人博客,结果一下子击中其他博客网站的软肋。2006年12月20日,新浪开通了门户网站中的首个播客平台,增强博客的功能,从一个后进者跃为领导者。2006年新浪广告年内增长在三成以上,这其中博客做出了巨大贡献。

  “单一的Web 2.0,靠Blog、聚合、search、交友等等简单的功能罗列,却没有深度整合就毫无希望。因为只要网易、QQ一旦想做Web 2.0,没有一个人能打得过。”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在一次演讲中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新浪全球副总裁陈彤也认为“Web 2.0被一些人用来作为融资手段,概念太虚”,而新浪用Web 2.0是为了促进访问量,“有了一个访问量巨大的平台,你不愁找不到商业模式。”

  此刻,不是Web 2.0冲击Web 1.0网站,而是Web 1.0网站吞噬Web 2.0网站。传统互联网巨头通过吸收Web 2.0的内容,不仅保住了自己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还把Web 2.0概念网站的市场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使互联网业格局出现某种回归。

  刘冰用一个比喻来描述这种回归,“如果把整个业界比喻为一条河道,传统网站就像河底的大石块,新兴Web 2.0网站就像从上游被洪水冲下的沙土。洪水来到,沙石带着大石块一起滚动。当洪水退去,沙石被冲走,留下的还是大石头。”

  退潮?整合?

  “这些传统互联网巨头近年来不断加强各自战略研究部门,对新的业务点都保持着高度敏感,不放过任何形成收益的业务方向,留给Web 2.0网站的蓝海越来越小。”刘冰发现传统互联网巨头步步为营。

  大量Web 2.0网站在获得第一批和第二批投资以后,业务出现了停滞,现在度日如年,亿缘网就是其中之一。“原因就是钱花得差不多了,但商业模式没有实现,面对传统网站的压力,不知道以后该怎么走。”亿缘网总裁徐彬彬和他的同行们正在寻求退出的办法,这也引起了Web 2.0网站的整合加速。

  对于目前的Web 2.0网站来说,上市融资的路基本上被堵死了。“Web 2.0网站缺乏能让投资者看得清楚的盈利模式,虽然很想上市,却难以把故事讲得圆满。”谭斌说。

  剩下另一条路就是出售。“现在想卖已经有点晚了。”刘冰是这样认为的,“那些Web 2.0网站早就该考虑出售,现在卖不出去的,就很难再找到婆家。”此时,不少Web 2.0网站在寻找出售给传统互联网企业的机会。但新浪、搜狐、网易等传统互联网巨头并没有参与收购,因为它们可以很轻松地打造自己的Web 2.0服务,并在几个月时间内从这些Web 2.0网站手中抢走大量的用户。

  “现在一些外资网站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这是国内Web 2.0网站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刘冰认为现在Web 2.0网站最好的机会在于合作,“毕竟国内做得好的Web 2.0网站已有中等规模流量。国外网站只要通过注入资金、业务结构、变革管理方式,就可获得更多流量,并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但刘冰也强调,只有国内顶尖的Web 2.0网站才能被国外巨头看中,多数不具备品牌优势的网站则没有这种机会。谁能获得机会还是未知数。

[1][2][3]
  中国经营报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