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以方兴未艾的势头,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大步迈进。据测算,到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超过10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目前10.2%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举业人为先。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吸纳和储备情况如何?自今年8月份开始,猎头企业、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研究院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区域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全面而生动地勾勒出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
半数以上从业人员年薪5万以上
别看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年轻,薪水并不少。
据调查,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员工年度薪酬水平在5万以上的人数达到54%,其中薪酬水平在5万至10万范围内的员工人数占到35.38%,薪酬水平在10万元以上的员工人数为18.46%,而10.77%的员工年薪高达15万元以上,只有46%的员工年薪在5万元以内,其中年薪不足2万元的只有12.31%。
不到30岁,年薪5万以上,应该说这个薪酬水平不低。不过从业者自己可不这么看。“这个行业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且创造的价值也相当大。”王明列说,“和我的付出相比,我觉得收入并不高。”
“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主,占到69.1%,大专及以下学历约占3成,说明企业在用人时并不简单地唯学历论,更关注实际能力。”姜华说,“从产业总体薪酬水平和不同薪酬水平的员工数量构成看,薪酬水平并不高。”
78%从业者25岁以下
和年轻的产业一样,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异常年轻。通过对北京地区64个文化创意企业从业人员调查,78.35%的从业者年龄仅在20岁到25岁之间,26岁到30岁的从业者占14.43%,只有7.21%的从业者是在30岁以上。
王明列大学毕业两年,目前是一名手机游戏策划主管。“我的工作职责是确定游戏中的公式,调整数值的平衡;编写游戏主线、脚本、任务、npc(非玩家角色);还有就是关卡设计,包括地图、人物、物品的设定。”王明列说,“我的工作是游戏策划中最重要的,像编写游戏的主线、任务是可以发挥个人创造性、想象力和体现个人文字功夫的内容,而描述npc是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还有成就动机,别看做的是游戏产业,工作一点儿也不轻松。”
“从业人员年轻化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显著性特点,”姜华介绍说,“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从业年限2年以下的达到73.2%的比例,3年到8年之间的占到21.64%,8年以上的仅占5.15%,反映出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行业经验普遍偏少,因此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仅是充满激情活力,而且有较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富有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贵在创意,调查显示,53.6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有创新精神,其次43.3%人认为是沟通能力,再次是职业素养、责任心、学习能力、灵活性、开拓精神、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超过一半的从业人员认为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姜华说,“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相对年轻,正处于积累和成长的阶段,从业人员更看重对个人提升发展有利的因素。我们调查上百名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发现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最具吸引力的要素是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学习成长空间,其次是工作的挑战性和工作内容的丰富程度,其他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沟通能力也很重要。”手机游戏策划主管王明列说,“比如手机游戏策划人员,必须能够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需求,沟通的时候会考虑到对方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在作品不理想的时候,注意力放在如何改进而不是指责对方;会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去说服对方与自己合作,完成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