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场·薪酬 >> 正文
人以“领”分的社会轨迹(二)

2006-12-8 13:52:46

  粉领在家行天下

  以女性为主的自由职业者,是在家里上班的SOHO族。可以说,资讯产业和电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了粉领丽人的涌现。她们的出现使就业方式更丰富化、乐趣化和个性化了。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开始厌烦公司里那些死板的规章制度,渴望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们热爱自由、强调个性,于是,纷纷选择了做粉领丽人。粉领丽人把工作带进家庭,在尽着妻职母责的同时,还可以做到事业蒸蒸日上。据调查,粉领丽人的收入平均赶上或超过白领阶层,不少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族群特征:粉领们不用早起,不需像白领那般朝九晚五;她们不用看上司的脸色,不需观察同事的反应,怡然自得;她们不用像白领那样着套装、化淡妆,可以穿着睡袍或内衣在房间里穿行,甚至可以脸上敷着面膜上网搜寻信息,收发邮件。除了SOHO族外,粉领还包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寻求个人价值、有消费激情、有勇气、自信而平淡从容的现代女性。

  粉领们虽然生活得无拘无束,但她们是自由职业者,没有坚强的后盾作为支撑;她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挣钱,没有公费医疗、养老金、退休金、公积金等“公家福利”,一旦没有了资金来源,生活便失去了保障;她们都是以家为圆点,以个体的形式“接单”或“待召”(应约办公),一旦遇到纠纷便显得势单力薄。粉领们学习新知识丝毫不敢懈怠,她们知道,一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落了伍,不谈“悠哉悠哉”,就连一日三餐都难维持。不懈地学习知识,不断的更新技能,粉领们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

  白领小资而舒适

  白领和小资是相对应的两个词,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高工作强度、谈吐优雅、举止得体、信息丰富、兴趣广泛的白领们是小资生活的领跑人,白领一族以特有的优雅和舒适生活引领着生活的时尚。

  族群特征:目前,白领职业阶层的主体是25岁到40岁之间的人群,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定型于改革开放以后。对这些白领来说,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同等重要。

  白领有着很强的紧迫感和压力,他们担心会被老板炒鱿鱼,担心自己负责的业务没有进展,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担心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由于精力和知识的长期透支,白领的充电意识非常强,90%的被访者认同终身学习的观念。由于拼命工作,白领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在接受体检的12万名体检者中,有85%属于白领阶层,他们中89%的人被查出有异常项目,其中亚健康状态占69.5%,高血脂占27.89%,脂肪肝占26.61%,高血压占14.47%,而且上述疾病主要分布在35-50岁这一年龄组。

  蓝领握好金刚钻

  “蓝领”主要指产业工人,他们靠支付自己的体力来获取报酬。蓝领的本质特征在于具有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具有一定的组织化水平。技术工人、推销员与售货员、出租车司机与物流运输工人、保安公司中的保安人员、具有高标准卫生条件约束下的厨艺人员、具备现代农技知识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农民等等,也都属于现代蓝领。

  族群特征:目前我国的蓝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城市普通工人,二是进城的农民工。正因为蓝领的需求量大增,全国大范围的出现了“民工荒”。现在河北与京津搭边的很多市县,有些技工学校人满为患,不得不抓紧盖更多的教室、宿舍和食堂,而即便如此,他们所培养的高级技工,也就是未来的蓝领,仍然是未等毕业就被签约怠尽。现代化建设还有太多的岗位等着他们。

  传统意义上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们如今需要更多的脑力劳动支出。一项针对蓝领的调查显示:近50%的蓝领具有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蓝领收入为中等,42%的蓝领个人月均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

  灰领复合型人才

  灰领原指负责维修电器、机械的技术工人,因穿灰色制服而得名。灰领职业主要集中在两大行业:一是IT行业,二是设计行业。现在通常所指的灰领,是指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族群特征:灰领包括电子商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网页设计与制作员、数码影像技术人员、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员、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员、室内装饰设计员、首饰设计员、印前制作人员都属灰领,灰领的典型特征是动脑与动手兼备。“灰领”是一种新型的人才,是一个有独立的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他们有较高的学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飞行员、外科医生、记者都属灰领,他具有蓝领和白领的双重优势。

[1][2][3]
  时尚休闲周刊
  相关信息
站内搜索